鹭珈生物

水杨酸类
生长素类
茉莉酸类
脱落酸类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类
油菜甾醇类
乙烯类
独脚金内酯类
植物多胺类
褪黑素类
磷酸糖类
糖类
...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是一种植物内源激素,是一种邻位羟基苯甲酸属于酚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以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存在,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生理过程,如生长、成熟、衰老以及响应紫外线(UV)-B辐射、臭氧、金属、干旱、温度和盐度胁迫等。
      此外,SA被证明对植物的昆虫抗性有负作用,因为产在植物叶片上的虫卵可以诱导SA积累,SA拮抗茉莉酸(JA)介导的对咀嚼食草动物的抗性。然而,昆虫卵诱导的SA可以启动对植物微生物病原体的SAR。SA也被证明有助于塑造与植物根系相关的微生物种群,并导致提高植物的适应性,以应对来自病原体的威胁。因此,SA作为一种防御激素的作用已经被充分扩大。
   生长素Auxn即吲哚乙酸,分子式为C10H9NO2生长素是一种小的有机酸,但影响细胞的扩张和分裂、伸长和分化以及各种生理反应,对桔物细胞和组织的最终形态和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芽和根分生组织,并在脉管系统中长距离运输到精物的其他离队位。AA是植物中生长素的主要形式,对生长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AA上。全面了解生长素的调控将有助于发展利用生长素进行有效的农业实践。

     植物中IAA有两种形式:游离IAA和共AA游离IAA是生长素的活性形式,但它只占总IAA25%,这取决于所调查的组织和植物种类。有两种方法可以产生游离的IAA: 从头生物合成和从IAA偶联物中释放。


      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是一种氧化脂肪酸的衍生物。它由叶绿体膜中的亚麻酸生物合成。合成开始于将亚麻酸转化为12-氧代植物二烯酸(OPDA),然后进行还原和三轮氧化以形成(+)-7-iso-JA茉莉酸。只有亚麻酸转化为OPDA发生在叶绿体中;所有后续反应都发生在过氧化物酶体中。茉莉酸本身可以进一步代谢为活性或非活性衍生物。甲基JA(MeJA)是一种挥发性化合物,可能负责植物间通讯。
     JA及其衍生物是基于脂质的植物激素,可调节植物的各种过程,从生长和光合作用到生殖发育。特别是,JA对于植物防御食草动物和植物对恶劣环境条件和其他类型的非生物和生物挑战的反应至关重要。
     研究结果表明,JA对植物有许多相似生理作用。例如:能诱导气孔关闭,抑制生物合成,影响植物对N、P的吸收和葡萄糖等有机物的运输。更引人注目的是,茉莉酸类(JAs)、SA还与抵抗病原侵染有关,都是植物对外界伤害(机械、食草动物、昆虫伤害)和病原菌侵染做出反应,而诱导抗性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JAs和SA介导的信号传递途径与植物抗性密切相关。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的化学式为C15H20O4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可能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体内ABA在植物中迅速积累,以响应环境胁迫,如开旱、寒冷或高盐度,ABA在这些压力的适应和生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应激激索”在整个植物生命周期的许多其他过程中也起作用,作用于胚胎发育和种子成熟,种子休眠和萌发,幼苗的建立,营养发育,根生长,气孔运动,开花,病原体反应和衰老。ABA在血管组织中运输,以协调根和茎的发育和功能。

      细胞分裂素 (Cytokinin,CTK)从玉米或其他植物中分离或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一般在植物根部产生,是一类促进胞质分裂的物质,促进多种组织的分化和生长。主要分布于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生长着的果实内部。CTK与植物生长素有协同作用。
      细胞分裂素最明显的生理作用有两种:一是促进细胞分裂和调控其分化。在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影响着植物器官分化,通常比例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比例低时,有利于根的分化。二是延缓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延迟衰老。
      细胞分裂素是腺嘌呤衍生物,它们的基本结构是有一个6-氨基嘌呤环。在嘌呤的N6位置携带一个异戊二烯衍生的或一个芳香族侧链。细胞分裂素作为一种关键的促生长激素,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所有方面。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是由一个双组分系统介导的,该系统涉及磷酸化基从受体到下游效应体的顺序转移。在拟南芥中,通过结合细胞分裂素,这些受体,即一小类His激酶,在一个高度保守的His残基上被自磷酸化。磷酸化基随后转移到磷酸化转移蛋白,然后进入响应调节因子,最终激活下游效应基因的转录,从而开启信号通路。

      赤霉素(Gibberellins,GAs)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许多植物生长发育等多个生物学过程。赤霉素用A1(GA1)到A126(GA126)的方式命名,数字依照发现的先后顺序。
      赤霉素是一类环状二萜,存在于所有维管植物和许多真菌中。赤霉素的数量很大,单个植物物种可能含有>20种不同的GAs,但不是所有的都具有生物活性;许多是合成生物活性气体的中间产物,而其他的是失活的形式。GAs存在于营养组织中,发挥着许多重要作用:包括茎/叶/根的伸长、种子萌发、谷物中粮食储备的动员、形成层的活化、开花和花的发育。在蕨类植物配子体中,它们参与孢子萌发和花蕊的形成。迄今为止,已从植物和真菌中提取了126种赤霉素A(GA)化合物。它们是按照被发现的时间顺序命名的(GA1到GAn)。
      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BR)是一类具有高生理活性的甾体激素,在植物中含量低,所在基体复杂。油菜素甾醇与动物甾体类激素的作用机制不同,不经过细胞核内受体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细胞膜表面受体传递信号。
      已经在27个科的种子植物、1种羊齿类植物(问荆)、1种苔藓类植物(地钱)、1种绿藻(水网藻)等中鉴定到了油菜素甾醇。因此,油菜素甾醇是一种在陆生植物进化之前就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中的激素。在被子植物中,油菜素甾醇在花粉、花药、种子、叶片、茎、根、幼嫩的生长组织中均有较低浓度的广泛分布。
      乙烯(Ethylene, ETH),化学式为C2H4,分子量为28.054,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双键连接。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
      乙烯是一种气态激素,通过刺激和抑制生长,在植物的无数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乙烯能促进根毛的形成、开花、果实的成熟和脱落,以及叶和花瓣的衰老和脱落。它的作用取决于环境条件和植物的发育阶段,同时也依赖于物种。在植物内部,甚至在一个特定的器官内,乙烯处理的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内源性和环境线索。
      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L)最初是从棉花中分离鉴定出的独脚金(Striga spp.)种子萌发的信号物质。一种类胡萝卜素衍生的信号分子和植物激素,它使根寄生植物和共生真菌能够检测到它们的寄主植物。拟南芥矮牵牛花、豌豆和水稻的高度分枝或分蘖突变体极大地促进了SL生物合成酶和信号成分的鉴定。类胡萝卜素前体经过异构化和裂解生成内酯,内酯经过氧化和进一步修饰,产生一系列独脚金内酯结构。
      除了茎枝调节功能外,SLs现在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植物激素,参与了许多方面的植物发育。SLs参与节间长度的调节、叶片形态、叶片衰老、茎重力性、茎厚度、种子萌发、幼苗早期发育,以及苔藓的菌落生长。在根系中,SLs增强主根的生长、根毛的伸长和水稻冠根的生长,但抑制拟南芥、番茄和豌豆的不定根形成。SLs在对磷酸盐、氮、光、干旱和高盐度等环境因素的适应性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尸胺:1,5-戊二胺,又名1,5-二氨基戊烷、尸毒素、五亚甲基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14N2,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乙醚,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环氧树脂固化剂,也可用于高聚物的制备和生物研究。

      腐胺1,4-丁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12N2,为无色结晶,有六氢吡啶的气味。

      精胺是含有两个氨基和两个亚氨基的多胺类物质,在生物体内由腐胺(丁二胺)和S-腺苷蛋氨酸经多种酶催化后生成。它与亚精胺都存在于细菌和大多数动物细胞中,是促进细胞增殖的重要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它呈现出多阳离子多胺类特性,并能与病毒与细菌中DNA结合。使DNA分子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与柔韧性,也是细胞培养液中必要组分之一。

      亚精胺又称三盐酸亚精胺,是一种多胺。广泛分布在生物体内,是由腐胺(丁二胺)和腺苷甲硫氨酸生物合成的。亚精胺可抑制神经元合成酶,结合并沉淀DNA;也可用于纯化DNA结合蛋白,刺激T4聚核苷酸激酶活性。

      丙二胺1,2-丙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10N2,用于有机合成、制药及合成染料,并用作溶纤剂、橡胶硫化促进剂等。

...
      褪黑素(Melatonin,MT)属于吲哚杂环类化合物,其化学名是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内源性或外源性褪黑激素参与了植物营养和生殖阶段的各种过程,从种子萌发、根发育、植物生长、开花和果实成熟到叶片衰老。褪黑素作为一种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在植物对生物胁迫(细菌、真菌、病毒、害虫等)的响应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及非生物胁迫(干旱、盐度、高温或低温、重金属、氧化胁迫等)。受褪黑素调节的特定植物生理过程包括光合作用、生物量产生、昼夜节律、氧化还原网络、膜完整性和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渗透调节。
      G1P:葡萄糖-1-磷酸(Glucose 1-phosphate或 cori ester)是葡萄糖上1'-碳原子磷酸化的产物,它可以存在α- 和β-两种异头物。


      G6P葡萄糖-6-磷酸(Glucose 6-phosphate),也称6-磷酸葡萄糖,是葡萄糖经过磷酸化(在第6号碳)之后生成的分子。它也是生物细胞中的常见分子,参与磷酸戊糖途径与糖酵解等生化途径。在糖酵解中,这个分子是由第一个步骤形成,进行催化的酶是己糖激酶或其他类似的酶。葡萄糖-6-磷酸在糖酵解中,会经由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而形成果糖-6-磷酸,以继续接下来的步骤。


      T6P海藻糖-6-磷酸(trehalose 6-phosphate,T6P)是海藻糖的代谢前体,是植物响应碳元素可用性、调控生长发育的关键信号分子。T6P产生和降解的精确调节对于确保生物体在环境和营养变化下的适应性至关重要。


...
      Glu:葡萄糖(Glucose),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天然葡萄糖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属于“右旋糖”。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

      Fru果糖(Fructose)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己酮糖。存在于蜂蜜、水果中,和葡萄糖结合构成日常食用的蔗糖。果糖中含6个碳原子,也是一种单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它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天然存在的果糖是以游离的D-果糖形式存在,果糖在自然条件下是以似油状的粘稠液的形式存在,而不以晶体的形式存在。

      Suc蔗糖(Sucrose)是食糖的主要成分,是双糖的一种,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彼此缩合脱水而成。蔗糖有甜味,无气味,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醇。有旋光性,但无变旋光作用。蔗糖几乎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的叶、花、茎、种子及果实中。在甘蔗、甜菜及槭树汁中含量尤为丰富。

...
若您有其他检测需求,请联系我们。
植物激素检测
目前适用样品范围:水稻(根、茎、叶、花,稻谷)、拟南芥(根、茎、叶、花、角果)、玉米(植株、玉米粒)、棉花(根、茎、叶、愈伤组织)、大豆(叶片和果实)、苹果、南瓜、真菌、蕨类、藻类、杨树、小桐子(花和果实),菊花、牡丹、百合花、蔷薇、金鱼草、烟草叶、沼液等。

样品要求:>0.1g 鲜重

检测平台:UHPLC-MS/MS
鹭珈聚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愿景:致力于成为色谱技术服务的卓越供应商
企业使命:以分离分析新材料解决生物分析应用问题为使命
企业理念:坚守初心,追求卓越,创新发展,服务社会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翁角西路2074号B13栋503室 电话:0592-3928827
邮箱:info@lujiabio.com
扫码关注